(马铃薯开花后还可以施肥吗)马铃薯高产施肥方案
适宜、合理、科学的栽培技术能有效提高马铃薯的产量。那么土豆种植怎么施肥呢?下面我们来看看马铃薯的种植和施肥技术!
马铃薯种植施肥量及施肥技术
中国南北都种土豆,土壤肥力很不一致。南方要多施钾肥,北方要多施磷肥,但是土豆需要更多的钾,要注意。试验
施肥方法
马铃薯是块茎作物,喜欢疏松的沙土,需要凉爽的温度。施肥时应多施农家肥配合化肥作基肥,可改善土壤物理性状,有利于生长和马铃薯生产。
1.重新施基肥。马铃薯是一种块茎作物,喜欢疏松的沙土,需要凉爽的气候。基肥用量一般占施肥总量的2/3以上。基肥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为主,并施入一定量的化肥,特别是磷钾肥,作为基肥,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,有利于生长和马铃薯生产。基肥中氮肥用量占50%左右,基肥施用方式为种植前沟施或穴施,深度为15厘米左右。具体施肥量为每亩1500公斤左右,有机肥1500-2500公斤,尿素20公斤,过磷酸钙20-30公斤,钾肥10-12公斤或高氮高钾复合肥40-60公斤,高产地区可适当增加施肥量。肥料应施在距种薯2-3厘米处,避免与种薯直接接触,施肥后覆盖土壤。
2.尽早追肥。追肥应结合马铃薯生育期合理施用。苗期要施氮肥,结合中耕、培土可施尿素5-8公斤于水中,有利于保苗。马铃薯开花后,一般不需要在根际追肥,尤其是氮肥。马铃薯开花后,以叶面喷施磷钾肥为主,每亩叶面喷施0.3-0.5%磷酸二氢钾溶液50公斤。如果氮缺乏,可加入100-150克尿素,每10-15天一次,连续2-3次。土豆对硼和锌很敏感。如果土壤缺硼或锌,可在根外喷施0.1-0.3%硼砂或硫酸锌,一般7天一次,连续两次,每亩用50-70公斤溶液。特别要提醒农民,马铃薯是喜钾作物,平衡施肥要特别注意钾肥的施用。同时也要使用过多的含氯肥料,如氯化钾,否则会影响土豆的品质。
马铃薯高产栽培良种选择及种植技术
良种选择是马铃薯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。研究表明,优良的铃薯品种及其优质脱毒种薯对马铃薯产量的贡献率在60%左右。脱毒种薯出苗早,植株健壮,叶片膨大,根系发达,抗逆性强,增产潜力大。因此,在生产中必须选择所有无病毒的G2和G3代。
土地选择和准备
马铃薯是一种不能耐受连作的作物。种植土豆的地块应该是三年没有种植土豆和其他茄科作物的地块。马铃薯对连作非常敏感,生产上必须避免连作。如果在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马铃薯,不仅会引起严重的病害,如青枯病,还会造成土壤养分的不平衡,特别是一些微量元素,会使马铃薯长势不佳,植株矮小,产量低,品质差。马铃薯与玉米、小麦等植物轮作效果较好。
马铃薯块茎膨大需要疏松肥沃的土壤。因此,种植马铃薯最好选择地势平坦、灌溉条件好、排水良好、耕层深、土壤疏松的砂壤土。前一次收获后,要进行深耕细耙,然后做畦。边界的宽度和高度取决于地形和土壤湿度。如果地势高,排水好,可以作为宽沿;如果地势较低,排水不畅,应作为窄边或高边。
施足基肥
马铃薯在生长期形成大量的茎、叶和块茎,因此需要更多的养分。肥料三要素中,钾是最需要的,其次是氮和磷。施用足量的基肥对提高马铃薯产量有重要作用。马铃薯的基肥应占肥料总用量的3/5或2/3。基肥以堆肥、人畜粪便等有机肥为主,配以磷钾肥。一般有1000-1500kg施肥机,15-25kg过磷酸钙,100-150kg草木灰。基肥应结合畦栽或挖坑施入10 cm以下土层,以利于植物吸收,疏松薯层。播种时,每亩用腐熟人畜粪便20-30吨或氮肥5-8公斤作种肥,使出苗快而整齐,促进幼苗健壮生长。
马铃薯种薯处理
1.选择马铃薯种子
在选择良种的基础上,选择薯形规整、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征、表皮光滑、色泽鲜艳、重量1-2的健康种薯作为种子。选择种薯时,要严格剔除表皮开裂、畸形、尖尖、芽眼坏死、脐内有病斑或黑腐的块茎。
2.将整个小土豆切成片并去籽。
扦插种植种薯可促进块茎内外的氧气交换,打破休眠,提早萌发出苗。但切块时,容易通过刀割传播病害,造成烂种、缺苗或增加田间发病率,加速品种退化。切成块太大,种子用量大。一般切成20-30克为宜。切块的时候纵向切,让每一块都有顶优势的芽眼。切块时要将患病的土豆剔除,切具要严格消毒,防止疾病传播。
播种小整薯可避免刀传病害,小整薯生活力和抗旱性强,播种后出苗早且整齐,每穴芽数、主茎数和块茎数增加。因此,用25克左右健壮的小土豆作种子,防病增产效果明显。而小土豆一般生长期短,成熟度低,休眠期长,后期往往会早衰。在栽培上,要掌握适宜的密度,做好催芽工作,增施钾肥,配合相应的氮磷肥,才能充分发挥小薯作为种子的生产潜力。
3.加速发芽
催芽是马铃薯栽培中防病增产的重要措施。播前催芽可以促进早熟,增加产量。同时,在催芽过程中,可以消灭病烂马铃薯,减少田间病株率或播种后缺苗、断条,有利于整苗。催芽方法:种薯与沙分层交替放置,厚度约3-4层,保持在20℃左右的最适温度和经常潮湿的状态,种薯10天左右即可发芽。催芽时,用0.5-1ppm赤霉素溶液或0.1-0.2%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0-15分钟或用2%硫脲浸种20分钟,可提高催芽效果。
适时开始播种
确定马铃薯适宜播种期的重要条件是生育期的温度。马铃薯的高峰期原则上应保持在日平均气温15-25℃。适合块茎持续生长的时期越长,总重量越高。大多是晚稻或中稻收割后种植。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播种秋马铃薯,12月下旬至1月中旬播种冬马铃薯较好。
合理密植
马铃薯的产量因子是单位面积的株数和单株产量的乘积。单株产量由单株块茎数和单个马铃薯重量决定。但是群体增产和单株增产是有矛盾的。当单位面积株数增加时,单株产量相应降低,两者都依赖于种植密度。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,种群的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;单株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。因此,确定密度必须考虑群体产量和个体产量两个矛盾因素的协调统一。密度小的话,虽然单株发育好,产量高,但是因为单位面积总株数少,土豆少,所以产量不高。如果密度过大,虽然植株总数多,但单个马铃薯的重量很低,产量也不高。因此,合理密植就是使单位面积内的群体结构合理,既能使个体发育良好,又能充分发挥群体的增产作用,从而充分利用光能和土壤肥力,获得高产。考虑到群体和个体的协调发展,一般栽培水平下,每亩马铃薯6000左右,每株2-3茎较为适宜。
田疃管理
1.查苗补苗
马铃薯盛开后,要及时查苗,如有缺苗要及时补苗,保证全苗。补苗的方法是:播种时,将多余的马铃薯片密植在田间进行补苗。补栽幼苗时,若穴内有病薯、烂薯,应将病薯及周围土壤挖出后再补栽幼苗。土壤干燥时,应在施少量肥料后,挖坑浇水栽苗,以减少幼苗延迟时间,尽快恢复生长。如果没有备用苗,可以从田间出苗的行中选择多苗的穴,将多余的苗从母薯块基部掰下,进行移栽补植。
2、中耕和土壤栽培
中耕松土可使马铃薯层土壤疏松透气,有利于根系生长、匍匐茎伸长和块茎膨大。出苗前,如果土壤表面变硬,要松土以利于出苗。第一次中耕应在幼苗充分培育后及时进行,深度8-10 cm,结合除草,第二次中耕应在第一次中耕后10-15天进行,宜略浅。出芽时,第三中耕比第二中耕浅。结合土耕,土耕厚度不宜超过10 cm,以加厚薯层,避免薯块外露,降低品质。
3.表面处治
马铃薯从播种到出苗需要很长时间。马铃薯出苗后,要尽早施少量氮肥,促进幼苗快速生长。蕾期结合土壤栽培和追肥,马铃薯肥料一次施完,以钾肥为主,结合氮肥,施肥量视植株生长情况而定。开花后一般不施肥。如果后期出现施肥和早衰,可以使用磷钾或配合微量元素进行叶面喷施。
4、病虫害的防治
马铃薯的病害很多,常见的有病毒病、晚疫病、青枯病、环腐病、疮痂病、癌症等。晚疫病多发生在雨季和植物花期前后。所以要注意尽早用波尔多液或瑞福霉防治。目前用化学药剂防治青枯病比较困难,防治方法主要是通过合理轮作、选择抗病品种和用小整薯作种子。
马铃薯的主要害虫有瓢虫、土蚕、蚜虫、蛴螬、蝼蛄等,可通过化学药剂或人工杀灭进行防治。
收获马铃薯时,当植株生长停止,茎叶大部分发黄时,块茎容易与匍匐茎分离,周皮变硬,比重增大,干物质含量达到最高限度,这是食用块茎的最佳采收期。块茎应提前5-7天采收,以减少生育后期高温的不利影响,提高种子质量。
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措施。应用抗病品种。
各地要根据当地特点,选择适合种植的抗病高产品种。
2.选择无病土豆。
建立无病种子场,选择无病马铃薯,做到秋收、冬检、春留、播前切块,春化过程中,严格去除每一步的病薯,避免病薯落地,减少初侵染源。
3.加强栽培管理。
适时早播,选择土壤疏松、排水良好的地块,合理施肥,保持植株健壮,增强抗逆性。发现病源,及时清除和销毁。
4、及时药物控制
看到中央病株马上喷药。可选择40%磷酸乙酯可湿性粉剂300倍液、70%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、25%毒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、64%抗病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、72.2%刺克水溶液800倍液、72%克绿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7%加伦农可湿性粉剂。
猜你喜欢:
1.秋马铃薯种植的基本方法。
2.马铃薯高产栽培施肥技术
3.马铃薯高产的种植方法有哪些?
4.马铃薯种植技术及施肥管理方法
5.马铃薯高产栽培方法
6.如何在大棚里种土豆高产?
版权声明: 本站涵盖的内容、图片、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,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。若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!谢谢大家!